钱金玉誓死抗敌
《清稗类钞》〔清代〕
钱金玉为松江千总,性刚果,尚廉节。道光壬寅鸦片战祸起,钱方告假归省亲。闻讯,即束装起行。其戚友阻之,曰:“军事方急,祸福叵测,君方在假,又无文檄趣公,何急急为?”钱不从。既至吴淞,从守西炮弹,与士卒同饮食卧起,以力战相勉。及东炮弹陷,弹丸咸集于西炮弹。钱奋力督战,喋血数小时,左臂中三弹,曾不少却。其近卒泣陈:“公有老母在,不可死。”金玉笑谢曰:“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?”未几,一弹来,中左乳,遂仆。弥留之际,犹大呼“贼奴误国”不置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钱金玉担任松江县的千总官,他性格刚毅果敢,崇尚廉洁的气节。道光壬寅年间,鸦片战争爆发,战祸四起,当时钱金玉正休假回家探亲。听到这个消息后,他立刻收拾行装准备出发。他的亲戚朋友劝阻他说:“战事正紧急,是祸是福难以预料,您正在休假,又没有上级的紧急命令催促您,何必如此急匆匆地回去呢?”但钱金玉没有听从他们的劝阻。回到吴淞口后,钱金玉便跟随军队守卫西炮台,与士兵们同吃同住,一起行动,相互勉励要奋勇作战。等到东炮台陷落后,枪弹炮弹全都落到了西炮台。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,浴血奋战了几个小时,左臂中了三弹,但他却毫不退缩。他身边的士兵哭着劝他说:“您有老母亲在,不能死在这里。”钱金
简析
此文以钱金玉抗敌殉国为主线,塑造了一位忠勇廉节的民族英雄形象。开篇先以“性刚果,尚廉节”总领人物精神内核,继而以“束装起行”“笑谢近卒”等言行凸显其舍生取义之志;用“同饮食卧起”、“奋力督战”等细节展现其身先士卒之勇;更以“左臂三弹”、“弥留大呼”的悲壮场景,将人物气节推向高潮。文章既刻画出鸦片战争时期爱国将士浴血卫国的历史图景,亦以人物笑对生死、忠孝两全的抉择,深刻诠释了“食禄不逃难”的士人精神。
狼子野心
纪昀〔清代〕
沧州一带滨海煮盐之地,谓之灶泡。袤延数百里,并斥卤不可耕种,荒草粘天,略如塞外,故狼多窟穴于其中。捕之者掘地为井,深数尺,广三四尺,以板覆其上,中凿圆孔如盂大,略如枷状。人蹲井中,携犬子或豚子,击使嗥叫。狼闻声而至,必以足探孔中攫之。人即握其足立起,肩以归。狼隔一板,爪牙无所施其利也。然或遇其群行,则亦能搏噬。故见人则以喙据地嗥,众狼毕集,若号令然,亦颇为行客道途患。有富室偶得二小狼,与家犬杂畜,亦与犬相安。稍长,亦颇驯,竟忘其为狼。一日,昼寝厅室,闻群犬呜呜作怒声,惊起周视无一人。再就枕将寝,犬又如前,乃伪睡以俟。则二狼伺其未觉,将啮其喉,犬阻之不使前也。乃杀而取其革。此事从侄虞惇言。狼子野心,信不诬哉!然野心不过遁逸耳。阳为亲昵,而阴怀不测,更不止于野心矣。兽不足道,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?
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
林则徐〔清代〕
出门一笑莫心哀,浩荡襟怀到处开。
时事难从无过立,达官非自有生来。
风涛回首空三岛,尘壤从头数九垓。
休信儿童轻薄语,嗤他赵老送灯台。
力微任重久神疲,再竭衰庸定不支。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
谪居正是君恩厚,养拙刚于戍卒宜。
戏与山妻谈故事,试吟断送老头皮。